雙孢蘑菇新品種“福蘑58”是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以雙孢蘑菇W2000單孢分離并經系統選育而成。在適宜栽培條件下,平均單產比主栽品種As2796提高20%-25%,比親本菌株W2000提高10%-15%,鮮菇質量與W2000相當,明顯優于主栽品種W192,品質優良。規范化栽培單產每平方米15-20公斤,工廠化栽培達每平方米23-30公斤。于2019年通過福建省食用菌新品種鑒定(鑒定編號:閩鑒菌2019005)。
“福蘑58”工廠化栽培床面
“福蘑58”菌絲生長較旺盛,菌落形態為貼生、平整,氣生菌絲少,在10~32℃下均能生長,24~28℃最適。菌種播種后萌發快,菌絲在培養料中比較濃密,走菌速度快,菌絲爬土能力強,結菇溫度10~22℃,較適14~20℃。原基紐結能力強,子實體生長快,轉潮比較明顯,1~4潮產量較多,從播種到采收40天~45天。“福蘑58”第一潮采收期與W192相當,子實體扭結密度適中,出菇均勻,單生菇多,叢生菇少,轉潮中薄菇比例少,子實體表現為較結實,菌蓋為扁半球形,不易開傘,表面光滑,絨毛和鱗片少,顏色較白,菇體大小均勻,平均單粒重28.8g,菌蓋直徑47.8mm,菌蓋厚度17.5mm,菌蓋抗褐變能力略強于W192,成品菇比例較高,菇大厚實,適合鮮銷市場及罐頭加工。
“福蘑58”子實體典型形態
“福蘑58”適應性廣,適合雙孢蘑菇周年工廠化、設施化及季節性農法栽培。使用經二次發酵的糞草料或食用菌菌渣制備的培養料進行栽培時,要求每平方米投干料量35~40Kg,其中稻草(或麥稈、干菌渣)20kg,牛糞(雞糞)15~20kg,C:N≈28~30:1,含氮量1.5%~1.7%(工廠化栽培允許更高),含水量65%~70%,pH值在7左右,菌絲培養階段料溫控制在24~28℃,出菇時菇房溫度控制在16~18℃。覆土層厚度4-5cm,噴水量按照貼生型高產菌株管理。比一般品種較耐高溫1-2℃,對斑點病有較強的抗性。
(本文作者為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雙孢蘑菇品種改良崗位專家 陳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