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類的生長發育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的,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聊聊關于食用菌孢子的萌發以及菌絲生長會受到哪些環境的影響。
(一)影響孢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1.溫度。不同食用菌的孢子萌發對溫度的要求也不相同,這與它們的原產地有密切的關系。如草菇孢子萌發的最適宜溫度是40℃,香菇是22~26℃。
2.水分。孢子只有吸足水分,才能啟動促進生理作用。因此,充足的水分是孢子萌發的首要條件。
3.光線和酸堿度。陽光直射對孢子萌發不利。多數食用菌孢子在pH值為4.5-6.5時萌發最好,草菇孢子在pH值為7.5時萌發最好。
(二)影響菌絲生長的環境條件
1.溫度。溫度是影響菌絲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隨著溫度的上升,菌體中的生物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另一方面,菌體內的重要組成物,如蛋白質、核酸等對溫度較敏感。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可能遭受不可逆的破壞。因此,菌絲生長只是在一定范圍內才隨溫度的上升而增加。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開始對菌絲體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死亡。菌絲生長的溫度范圍在5~40℃,最適宜溫度是20~35%℃(草菇最適于35℃,口蘑最適于20℃),多數在25℃左右。
同其他的真菌菌絲一樣,食用菌菌絲較耐低溫,絕大多數在0℃不會死亡。香菇在菇木內遇-20℃也不會死亡。但食用菌菌絲一般不能耐高溫,香菇菌株“香九”在42℃可存活24h,44℃存活9h,46℃存活4h。
菌絲生長最適溫度一般是指菌絲體生長最快的溫度。但這個溫度對菌絲體健壯生長往往不是最適宜的。生長中為了培育健壯菌絲,常常要求在比菌絲體生長的最適溫度(生理最適溫度)略低的溫度,即所謂“協調的最適溫度”下進行培養。菌絲體培育的最適溫度比生理最適溫度略低。
2.水分和空氣相對濕度。水不僅是食用菌的重要成分,而且也是新陳代謝、吸收養分必不可少的基礎物質。水的比熱高,能有效吸收代謝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使菌體內溫度不致驟然上升。同時,水又是熱的良好導體,有利于散熱,可調節菌絲體內外的溫度。一般來說,培養料適宜含水量在55%~70%,菌絲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濕度在70%以下,子實體發育階段要求空氣相對濕度90%左右。(來源:苦口蕾溪)